胡祎祺|新媒体时代的艺术策展观念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新媒体时代的艺术策展观念
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联合培养博士后|胡祎祺
摘要:新媒体使得艺术形式得到丰富和拓展,也给传统的艺术世界带来诸多挑战。技术的发展与新兴媒介的应用屡次突破学科边界,给当代艺术观念和策展模式创造了新的可能。本文以策展观念的变迁为视角,主要研究新媒体艺术在机构层面的发展与探索;同时,关注在全球数字媒体发展的时代,新媒体艺术展览如何跨越媒介,如何通过艺术思考人类的未来。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与科学;策展
在艺术领域中,媒介的突破是跨越和重塑艺术边界的手段之一。有学者认为,以“1960年代至今”而非“1945年以后”作为当代艺术史的分期,其中原因之一是前者为媒体和媒体术语出现的时期,大多数多媒体、混合媒体等概念被首次使用。“媒介”(medium)和“媒体”(media)的概念存在着历史差异,作为复数形式的“media”出现在二战后,代表着技术的革新。除了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以外,媒体主要指的是电子媒体电视以及新媒体形式出现的各类技术,成为大众媒体的集合词。而媒介是具有古典意义的概念,在以前的架上艺术中,颜料就是最基础的绘画媒介,就像青铜、大理石和木头作为雕塑的媒介一样。当科技的发展带来艺术媒介新形式,新媒体时代艺术策展观念的革新也扑面而来,这是一个循次的过程。
在20世纪60年代,格林伯格和麦克卢汉就“审美媒介”和“技术媒介”之间展开了争论,格林伯格认为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前卫和媚俗之间有着明确的分界线,麦克卢汉则认为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从工业文化到商业媒介给艺术带来的介入性影响,在此后仍延续着讨论。媒介艺术影响的结果之一就是“艺术形式的不连续性”,如艺术家白南准等人将影像艺术作为新的门类逐步推动;同时,媒介艺术也为当时提供了一个新的互动场域—它为参与者带来了新的环境体验,声、光、电艺术激发了参与艺术的新变革,也导致了“媒介艺术对参与类型的迁移”。媒介变革催生了新的艺术类型,新媒介的运用体现了传统与当代、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作品转换和突破。
借助多元媒介的发展,艺术家挪用广告媒体、电视等新型传播载体,创造了先锋的艺术灵感,继而推动光谱艺术、波普艺术、录像艺术等创作形式走向成熟。只不过,使用新兴媒体创作仍是艺术创作的边缘类型,包括刚出现不久的计算机艺术。1968年,英国伦敦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相遇控制论”(Cybernetic Serendipity)展览,这是对技术与艺术可能领域的一次广泛探索)。策展人将计算机辅助用途以及机器遥控设备等技术带入艺术领域,在那个黑白图形处理还未发展成熟并渗入日常生活的年代,眺望新媒介应用于视觉艺术各个领域的诸多可能。直接参与展览的有艺术家、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等,他们体现了技术与艺术、文化融合的趋向,也拓展了艺术的边界和艺术创作的开放领域。
当代艺术必须关注与之相关的媒体条件,因为远程信息处理、远程网络、卫星桥梁的搭建,都连接起了全球屏幕间的互动,改写了艺术生产和传播的状况。随着卫星技术的出现和家用电脑的普及,媒介的互动性使得艺术在更复杂的文化语境中发展。1977年,第六届卡塞尔文献展首次在卫星直播中面向全球开幕,其主题是“媒体世界中的艺术——艺术中的媒体”(Art in the Media World-Media in Art)。面向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策展人在展览中介绍了多元艺术媒介的结构和独特性质,以及艺术在媒体社会中的地位。这种将大众接触的媒介带入当代艺术展览实践,并使其在艺术史中合法化的尝试,也进一步消除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古老对立。有批评的声音指出,此次文献展并未关注到当代艺术最新的发展进程,但策展人以系统化的方式整理了当前出现的艺术新面貌,包括将摄影作为独立的形式进入文献展,这些调查和反思都体现了新媒体艺术作为独立艺术领域的概念开始被尝试提出。
在以技术发展为依托的媒介艺术领域,一方面,对技术的迷恋引发了对大众媒体的狂热;另一方面,人们会担心技术取代个人、担心艺术是否会由技术主导。1986年,威尼斯双年展以“艺术与科学”(Art and Science)为主题,通过“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和“科学时代”两个部分,呈现了艺术与科学在生物、技术、计算机等领域交织的复杂关系。展览不仅讨论了计算机制图、声音艺术,也将更多虚拟、远程信息技术呈现在观众面前。艺术家也不再受技术的制约,而愈发地重视在传播和普及下,艺术本身的价值和观念输出。同时,媒体艺术批评的发展以及多元媒介艺术走向全球性的展览,这些都超出了线性艺术史发展原有的框架和范畴,技术与社会的变化带来了艺术跨越边界式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媒体艺术和艺术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美术馆开始举办规模更大的当代艺术展览,其中经常包括媒体装置艺术。一方面,随着跨学科实践的蓬勃发展,美术馆展出艺术品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们普遍接受了媒体装置艺术,机构也频频将视频和媒体装置纳入收藏计划,媒介的变动带来了更多的互动性体验,但作品的收藏和流通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另一方面,录像艺术节及电子艺术节的兴起,推动了流行文化与全新艺术语言的结合。同时,媒体艺术的范畴还在不断扩大,互动媒体艺术、赛博朋克、电子游戏等多媒体混合艺术形式不断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艺术更是在新媒体艺术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着艺术家与策展人的积极参与,新媒体艺术登上更广阔的艺术展示平台,以前被认为是小众的新媒体艺术,逐渐拥有了专业的艺术机构、研究平台和观众。高校和艺术研究机构都率先展开了对新媒体艺术的实践和思考。例如,自1980年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所进行的交叉学科探索,在立体影像、生物工程等领域推出了概念性和创造性的产品。1979年,奥地利诞生的林茨电子艺术节,后续推出了主题学术研讨会及电子艺术大奖,并促成了电子艺术中心(AEC)的启动。新媒体艺术实践在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它延伸了艺术所不能到达的领域,同时也让艺术创作变得更具包容性。但艺术领域的理论和批评,也会因此无法触及新媒体艺术的深层问题。
对新媒体艺术的解读和研究,往往需要讨论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理论家列夫·马诺维奇(Lev Manovich)为其起了两个重要的名字:“杜尚之地”和“图灵之地”(马塞尔·杜尚是当代艺术之父,阿兰·图灵是计算机之父之一)。在当代艺术领域,对正在发生的新事物深感兴趣,但由于学科壁垒等问题,缺乏充分并深入理解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工具;同时,新媒体艺术会在技术时代不断产生新的行为,其媒介作为一种广泛的工具,不限于被艺术家及艺术世界之外的研究者、商业人员所使用。也因为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尝试和实验,尽管新媒体艺术作为子系统融入了艺术体系,但对其本身的艺术的特质其实是有所消耗的。因此,如何寻找一种不同的理解,建构一种更广阔的平台,是新媒体艺术向当代艺术世界迁移的难点。
1988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地方政府与高校、艺术界代表组成工作项目组中,确定了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 / Center for Art and Media)的未来结构,它真正提出了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将艺术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如何系统地解决新媒体艺术“美术馆化”的问题。为什么传统艺术和媒体艺术必须相互竞争?ZKM艺术与媒体中心的出现,扩展了美术馆原始的形式和定位,它以机构的形式支持艺术家和学者生产、研究、展示与存档新媒体艺术。艺术与媒体中心挑战了当代艺术宏大理论,关注边缘化艺术,搭建起了科学、技术与艺术相互交融的媒体艺术发展的先锋机构,为艺术家、科学家和公众提供了关键平台。
自成立起,ZKM艺术与媒体中心每两年举办一次“媒体艺术节”(Multimediale)。并通过展览对媒体艺术趋势进行调查和展示,考察艺术与社会、技术之间的关系问题。例如,1999年的“录像文/化”(Video Cult/ures)展览,展现了在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艺术发展中,艺术与社会和文化理论结合的多元面貌;1999年—2000年的“网络条件”(Net_Condition)展览(图1),作为最先在美术馆机构考察网络艺术的大型展览之一,以多地网络连接的展示方式,对现代媒体影响下的文化表达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策展人将新媒体艺术的前沿问题带到了观众面前,同时该机构在出版、收藏和研究方面也一直保持着活跃的探索,使观众真正参与、体验并进入了对新媒体艺术思考的空间。
图1 “网络条件”展览现场 1999年 ZKM艺术与媒体中心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界各地新媒体艺术中心的兴起,使其真正走向了全球传播。它在传统艺术世界之外建立了新的渠道,推进了新媒体艺术体制化的过程,提出了更具体的艺术类别和价值标准,促进了作品的生产和流通。以往“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视角并不能完全界定并阐释多元媒介艺术本身的概念问题,新媒体艺术机构真正完善并“确定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当代艺术世界和任何其他‘艺术世界’的圈子……它并不描述一种运动或先锋派……真正描述的是在一个特定的‘艺术世界’中产生、讨论、评论和欣赏的艺术,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艺术世界’”。随着独立的新媒体艺术机构的发展,各地的策展人与研究学者也开始在国际语境中针对策展新问题展开对话和交流。
新媒体技术形成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以其自主的艺术语境和形式,组成了全新的观众互动和数字体验。新媒体艺术具有交互演绎、跨界融合、时空转化的特性,是走向技术超越的新艺术,因此其本质是变化运动的,策展人和评论家必须跟上并接受这种变化,并思考展示与阐释的问题。对于策展人来说,掌握艺术史、媒体、技术、社会文化等不同的理论与概念,结合时代性创造更新的展示方式,思考如何能够使新媒体艺术跨越技术隔阂触及观众,这些都是展览前期策划所面临的各种困境。2001年,“新媒体艺术策展资源网站”(CRUMB)举办了“策划新媒体艺术”研讨会,并推出了互联网论坛。在中国,主流艺术机构也直接介入到新媒体策展的国际化与在地性探索中。2002年,“润化:亚太媒体艺术展”及其研讨会在中华艺术坛揭开序幕。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起步较晚,但是随着艺术与新数字技术在经济转型中发展,高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发展的推动,交互展示、数字、游戏等新媒体艺术在中国迎来了新的机遇。2003年,中国数字奖专门为互动艺术作品设立了“数字艺术组”。2004年,中华艺术坛继续强调新媒体艺术,并与策展人张尕联合策划了“首届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展览由清华大学与ZKM艺术与媒体中心和荷兰艺术大展协会(V2)共同主办,围绕“引领前沿”主题探讨了国际性前沿艺术的教育与实践问题。此后,作为延续的“飞越之线”(2005)、“代码:蓝色”(2006)展览主题都体现了在新的阶段中,中国不断以艺术展览连接科技,思考艺术形式与文化价值表达的多重路径。
2010年左右,新媒体艺术展览在与时俱进中兴起。随着一批年轻人在新媒体中成长,他们很早就进入互联网,能够对信息技术时代的新生事物表现出理解与兴趣。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同时艺术展览也逐渐聚焦人文视野,在人与技术生态中走向更新的表达。2011年,中国美术馆继“合成时代”主题之后,再次推出了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图2),其主题之下分为3个板块:“惊异之感”“临界之境”和“悬迫之域”,分别探讨了人类感官、“人工”生命和生态环境方面的话题。这场展览以独特的视角,激活了艺术家用新媒体表达自己创作理念的热情。策展人用媒体艺术与哲学命题互融的思考,借由艺术作品表达了对生态、科技伦理以及人类中心论问题的关切,唤起了观众对人类共同未来的叩问。这是一场使技术成为文化表达的成功案例,让新媒体超越了媒体。
图2 “延展生命:媒体中国 2011”展览现场
2011年中国美术馆
随着新媒体艺术策展进入国际化的思考,文化人类共同体的面貌也呈现在观众眼前。技术使艺术变成了更具生命力的存在。信息媒介作为人类知觉的延伸,它以数字技术对时空进行转化和拓展,让人站在新的位置,平等地审视过去与未来,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艺术的媒介史,其实也是人类、技术与自然过去发展的进程,而艺术新媒介的交互与感知,则在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进一步书写了未来的历史。作为具有时空维度的中介,观众在艺术作品的互动环境中创造了自己,也启发了其对现实的沉思;同时,新媒体艺术策展呈现出新的态度与意识,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技术时代的行为,创造属于时代的艺术。
当下,新媒体与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还需要被更多地感知和发现。随着电子产品已经浸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物的反思也需要更加深刻。年轻的媒体艺术家正在使用最新的技术媒介。在科技发展的势头下,中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也正在打造更具可能性的一面。随着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大量与历史、文化交叉的数字艺术展,活化地展现了我们的过去;人工智能合成的软件,正在交接着人们的未来。技术不会永远是新的,艺术以人为中心的思考,策展以文化思考为视角的建构,才能以新的媒介艺术作品沟通传统、当下与未来,促进技术的进步,通过与时代同步、与时代同频共振,最终引领人走向未来的生活。(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往期精选
杨晓玲|中国美协专家组赴黑龙江、吉林、辽宁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赵天宁|中国美协专家组赴安徽、湖北、湖南观摩指导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吕品昌 谭丹武|瓷都新语——“‘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述评
石又文|现代美术教育的“源”与“流”——以上海美专湘籍学生为中心
张向辉 刘建理|木刻运动的推行机——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的木刻工场
姜永帅 王慧|图像的政治——以两本钱维城《平定准噶尔图》为中心
张显飞 岳艳娜|中法艺术交流之镜——以《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功图》铜版画为例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靳 浩
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靳 浩(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
artmsy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